移动游戏审批三证速办收费5-7万 代理商恐成最大赢家
自7月1日起所有在中国上线的游戏需要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(简称总局),在6月2日发布的《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》进行审批,并获得版号。
现在,手游开发者首先需要具备文化部《网络经营许可证》、工信部的ICP资质,除此之外,每款游戏都需要申请软件著作权,有了这三项证明之后,才可以进入总局的审批程序,如果涉及到军事、历史题材之类的游戏,流程会更加复杂,同样,如果申请之中想要更改游戏名称,或者材料出错,都会延长审批时间。
绝大多数游戏开发者不了解软件著作权,“你要根据你的游戏写一个20-30页的说明书,但写成什么规则才能符合审批规则,只能不停找人问,”一名游戏开发者表示,“而且资质只能找代理去跑,自己去跑流程的话,只有死路一条。”在淘宝搜索可以发现,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、ICP(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)、软件著作权、游戏版号均有代理商明码标价,经过多家询价,三证+总局审批的总成本在5-7万之间,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、ICP资质代办均要价在6000-10000元左右,审核周期约3个月时间,而软件著作权售价较低,基本都是1000元,审核周期3个月。记者联系一名为“宏信”的著作权代理商,获悉“可以办理著作权加急,不过要2.8万元,一天就可以拿证,我们派人帮你写材料”。客服人员告诉记者,“加急只有通过代理商办,因为各地版权局只跟代理商签约,个人、企业不能申请加急。”此外,游戏版号审批亦可代办,要加1-2万不等。
“整个流程下来,最快也要6个月,而一款卡牌类游戏开发周期也就6个月,热度也不持久,投钱开发个游戏,还要等一个开发周期才能上线,小公司资金成本也扛不住。”一位资深游戏人士介绍,“现在每年1万多款游戏要审批,即使扣除一些卡在门外的,审批工作也会大幅增加,流程周期会更长,这样只能肥了代理商。”
一位广电系专家告诉记者:“其实,有不少体系内的人想去跟代理商接触,去赚‘加急费’。”不过,真正敢做的不多,“接下来总局肯定会处理一批‘加急费’的裙带,不过,也要防止他们把‘加急费’改成‘培训费’之类的名目。”
传阿里巴巴将斥资2亿美元收购豌豆荚
最近,豌豆荚又被传出要收购的消息,这一次的主角是阿里巴巴。消息指出,阿里巴巴将全资收购豌豆荚,作价2亿美元,完成收购后豌豆荚将并入阿里巴巴移动集团。此外,豌豆荚大股东软银将在此次交易后完全退出。
豌豆荚成立于2009年12月,之后成为李开复旗下创新工场的重点孵化项目之一。2011年底,豌豆荚从创新工场毕业后,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Android应用分发平台之一。2011年,豌豆荚获DCM中国数千万美元A轮投资;2014年获得软银中国、DCM中国和创新工场1.2亿美元投资,此后还完成了同属B轮来自高盛集团的数千万美元投资。
阿里巴巴2014年其实就已经向豌豆荚抛来了橄榄枝,彼时豌豆荚刚刚完成B轮融资,估值在10亿美元左右,而阿里给出的价格是15亿美元,对于当时来说已经是天价。不过,2014年的豌豆荚曾传出内部管理混乱、管理层间不合的消息。
紧接着今年1月份,市场再传出豌豆荚要被腾讯收购的消息。仅仅一个月之后,又传来豌豆荚被联想旗下神奇工场收购的消息。有分析人士表示,阿里收购豌豆荚可以弥补国内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的短板。不过,仅仅两年时间,买家还是那个买家,豌豆荚的价值却从15亿美元缩水到2亿美元,阿里巴巴的出价仅约之前的七分之一,不免令人唏嘘。